(上图:湖北省黄冈市代管的武穴市马口湖春光明媚合法正规的配资平台,宛如人间仙境)
在公元742年,位于鄂东的蕲州被改为蕲春郡,同时永宁县的名字也随之变更为广济县。这个名字“永宁”寓意着长久的安宁与和谐,然而在唐朝时期,永宁县归属淮南道蕲州管辖。尽管这个名字寓意优美,但在天宝元年,因同名问题的发生,唐玄宗亲自命名,永宁县被改为“广济县”。广济县的名称则来源于“广施佛法,普济众生”,寓意着大慈大悲的精神。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,由当朝皇帝亲自赐名的“广济县”带有普及众生的深厚含义,按理应当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名,成为地方品牌与历史文化的象征。然而在1987年10月,当广济县被撤销并晋升为县级市时,竟然选择了“武穴”作为新的市名,这令人费解的命名引发了历史和地理学者的深思与疑惑。
(武穴市,湖北省的一座重要的“双低”油菜种植示范大市,年均油菜种植面积达45万亩,一时间被誉为中国的“油菜之乡”。)
那么,黄冈市在将广济县改为市时为何选择“武穴市”这一名称呢?在1953年前,广济县政府的驻地一直位于县域北部的梅川镇。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于周边其他县。直到1953年,政府决定将县政府迁至长江岸边的武穴镇,如此一来,整个县的经济便迅速提升至黄冈地区(如今的黄冈市)的前列。这是因为武穴镇凭借其沿江的优越地理位置,拥有连接万里长江的客货运输港口,而在过去铁路与公路尚不发达的年代,水运便成为大宗货物运输的主要手段。因此,相较历史文化深厚的“广济”县名,“武穴”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显然更为显著,这便是当时政府在改市时选择保留“武穴”作为新市名的主要原因。
展开剩余41%我个人认为,无论是作为县名,还是升格为市后的城市名,“广济”这一名称都要比“武穴”更具响亮程度和更深远的意义。武穴市名源于武穴镇,按照康熙县志的记载,古时此地或称为“邬家阅”,后因唐朝的传说误传为“武家阅”。而《长江图说》中提到,武穴作为长江著名的水域早有其名之际,只是当时的渔村,明代后逐渐发展成为市镇,最终演变成今天的“武穴”之名。
相较于长江著名的水域与“普济众生”的历史文化品牌,无论从历史渊源、地名文化的研究,还是地理特性、城市文化形象的品牌推广等多方面来看,“广济”无疑在各个层面均胜于“武穴”。这种深厚的历史文化情感,正是现如今很多从广济县走出来的武穴市人们对家乡的深切怀念。这份对故乡的深情厚谊,实在值得我们去传承与发扬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