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舰有很多讨论……它不是最终的样子。这艘船有8万多吨,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试验品,它身上有两个绕不开的地方。 第一个,它的第三部弹射器,和战机等待起飞的区域,挨得太近了!有重叠。这就意味着,很多时候,那条弹射器用不上,或者说用起来不方便。 第二个问题——升降机。它只有2部。美国的那些10万吨大家伙,比如尼米兹级、福特级,都是3部。这不是福建舰设计得不好,是它8万吨的尺寸限制了它,空间就那么大……没地方放了。 法国人要造的新航母,那个PANG型,也是8万吨级别。你看,它也是3部弹射器,2部升降机。这说明,这个吨位,就这样了。再增加很难。 第四艘航母,肯定不会再造一艘福建舰。重复建造一个过渡型号,有什么用呢?一点意义都没有。它要承担的任务早就被福建舰完成了。
那么,新的航母会有多大? 国外那些媒体的分析报道,口径差不多是一致的。都说中国的第四艘航母,在整个设计和吨位上,会跟美国的福特级航母很像。 一个10万吨级的航母平台。 这一点,国内外几乎没有争议。从辽宁舰、山东舰的6万吨级,到福建舰的8万吨级,下一步就是10万吨级。这个脉络很清楚。
吨位和架子定了……可它用什么“心脏”来推动呢? 这就吵翻天了。到2025年7月,网上吵来吵去,就是两种声音。一部分人觉得,会继续用蒸汽动力,就跟福建舰一样。另一部分人觉得,这次肯定要上核反应堆了! 国外的报道,也是东说一句,西说一句,没个准信。 我们先看看核动力。这东西有什么好?好处太大了!不然美国人为什么从企业级、尼米兹级,一直到福特级,全都用核动力?
核动力航母没有大烟囱。 你想想,烧锅炉就要排烟,排烟就要烟道。核动力不需要,那舰岛就能造得更小。没有烟囱排出的滚滚热浪和废气影响飞机降落,舰岛就能往后放,搞一个后置布局。 法国的戴高乐号是核动力,他们下一代的PANG型航母,也是核动力。就连当年苏联没造完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,设计的也是核动力。
第二个好处,加速性! 核动力航母的加速性能,比常规动力航母强太多了。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。蒸汽动力启动慢,提速也慢,这是它的天生缺陷。 第三,也是最要命的一点……航程。 核动力航母拥有近乎无限的续航能力。 它不需要带几千吨的船用燃料,可以把那些宝贵的空间省下来。省下来的地方干什么?多带飞机用的航空燃油!多带淡水、食物和弹药!这样一来,整艘航母的持续作战保障能力,就上了一个大台阶。
“甘蔗没有两头甜”。核动力也有短板。 最大的问题就是贵!造价会大大提升。然后是维护保养,周期特别长。一次大修就要好几年,趴在港口里动弹不得。这也导致它的出动率,其实是下降的。 那么,回过头来看中国。
为什么之前的航母都用蒸汽动力?这是一个没办法的选择。 中国目前的三艘航母——辽宁舰、山东舰、福建舰——均采用蒸汽动力。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,我们的舰载核反应堆技术,还不够成熟。也没有合适的大功率燃气轮机。像欧洲那种MT-30系列的大宝贝,我们没有。 发展航母,只能先走蒸汽轮机这条路。这是最稳妥、最保守,也是当时唯一的路。不光是航母,我们早期的051B型、051C型驱逐舰,不也用的是蒸汽轮机吗?都是无奈之举。
蒸汽动力这东西,优点和缺点都摆在明面上。 它的结构相对简单,运行维护的成本也低。但是……占地方!傻大黑粗。而且能量转换的效率很低,烧很多油,发出的力却不那么足。 现在,技术发展到了新的阶段。这个无奈之举,还要继续“无奈”下去吗?
关于第四艘航母,用什么动力,这是绝密。我们普通人谁也不清楚。 可以分析一下。 重新去搞燃气轮机动力航母?这个可能性不大。这就等于“另起炉灶”,海军肯定不愿意。难道学英国人搞双舰岛?用四台CGT-40M燃气轮机?这太吓人了,等于把之前的路都推翻重来。可能性微乎其微。 那么,就剩下两个选择了——继续用蒸汽动力配资配资网,或者,上核动力。 考虑到蒸汽动力的种种不足,再考虑到10万吨级平台对动力的巨大需求……使用核动力的可能性,似乎更大一些。前提是,我们已经有了成熟可靠的舰载核反应堆。
与航母用什么动力相比,有一件事其实更重要。 那就是一个设计成熟的、可靠的10万吨级航母平台本身。这才是第一要务。动力系统,终究是为这个巨大的平台服务的。这个平台的设计、建造和运作,才是真正的核心。动力的选择,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,尽管是关键环节。
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